立即下载
双清区暑期非遗盛宴:扎染 “活” 起来 传统服饰 “动” 起来 点燃少年匠心
2025-07-15 08:10:37 字号:

双清区融媒体中心7月14日讯(邓永旺 肖怀红)7月11日,双清区文旅广体局在爱莲街道砂塘村服务中心三楼的“清水静境 双馨赋能”公共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基地,精心举办了 “邂逅扎染与传统服饰的夏日盛宴” 活动。这场专为暑期打造的文化活动,为辖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华传统工艺与服饰美学的大门,让非遗从书本走入暑期生活,变得触手可及。

图片4.png

活动现场,基地工作人员化身为非遗 “引路人”,为在场的老师和学生们系统讲解了扎染技艺的悠久历史、文化内涵与精湛工艺。从图案设计的巧思、织物捆扎的技法,到浸染色彩的奥秘,最终拆解时呈现的独特纹样惊喜,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世代相传的智慧。不仅揭开了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秘面纱,更传递出其背后蕴含的自然崇拜与对美好生活的质朴祈愿,让同学们在暑假里收获了别样的知识。

“原本只是在历史课本里见过扎染的图片,听了讲解才知道这蓝白之间藏着这么多门道,每一个图案都有故事,太神奇了!”来自辖区中学的学生李雨桐感慨道,眼里满是对这项古老技艺的好奇。陪同学生前来的张老师也表示:“这样的讲解生动又有深度,把知识点和文化内涵结合得特别好,孩子们听得专注,也让我们老师对非遗传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很适合暑假这样的时间段,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里学习知识。”

图片7.png

讲解过后,学生们在工作人员的悉心指导下,迫不及待地动手实践。折叠、缠绕、捆扎素白布料,再小心翼翼地将其浸入靛蓝染缸。当亲手制作的扎染作品在水中缓缓展开,独一无二的蓝白鱼鳞纹惊艳呈现时,现场赞叹声不绝于耳。“当我把布料从染缸里拿出来,慢慢拆开绳子,看到那独一无二的花纹时,真的太激动了!这是我自己做的,感觉特别有成就感。”刚完成作品的学生左俊熙举着自己的扎染手帕,兴奋地向周围的同学展示。这份“看得见、摸得着”的非遗体验,让书本上的抽象概念在暑期实践中瞬间变得鲜活而深刻,也让同学们在暑假里感受到了动手创作的乐趣。

图片5.png

在等待染布固色的间隙,学生们步入了一场穿越时空的 “华服之旅”。基地精心布置的中国历代传统服饰展区,从古朴的秦汉深衣到华美的盛唐霓裳,从清雅的宋代褙子到端庄的明制汉服,一幅幅服饰演变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同学们驻足观赏,近距离感受不同朝代服饰的精妙剪裁、繁复纹饰与深厚文化底蕴。“汉服的刺绣太精美了,每一个针脚都像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穿上它仿佛能感受到古人的生活气息。”中华服饰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在暑期时光里无声地浸润着年轻的心灵。

这场暑期沉浸式的文化盛宴,是双清区文旅广体局依托 “清水静境 双赋能”基地,以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赋能乡村振兴,同时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助力非遗传承的又一次成功实践。它不仅在暑假点燃了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匠心,更探索出一条让陈列在乡村的文化遗产 “活” 起来、“动” 起来的新路径。

下一步,双清区文旅广体局将深化“清水静境 双馨赋能”基地的平台作用,结合暑期特点进一步拓展体验内容,开发系列化、季节性的深度体验课程,将活动延伸至更多社区、学校,并开设面向亲子家庭、不同年龄层的暑期专场,让非遗魅力在暑期惠及更广泛市民,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让文化遗产真正融入暑期生活,照亮乡村发展的未来之路。

来源:邵阳市双清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邓永旺 肖怀红

编辑:廖慧君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